解答:胡兀鷲生活在海拔400-5000米的山地,大多是高原和草原之間的山脈,目前在非洲和亞洲分布較廣,而歐洲因為誤認為它危害畜牧,所以被大量捕殺。胡兀鷲巢一般駐扎在高山的巖洞或石縫中,有時(shí)也會(huì )尋找金雕留下的合適巢穴。

胡兀鷲生活在哪里?
胡兀鷲經(jīng)常是獨自活動(dòng),在亞非地區分布的很廣,在我國境內西藏地區最常見(jiàn),除此之外,還有四川,新疆,內蒙古等地偶有分布,但是在約旦,黑山或塞爾維亞地區幾乎地區性滅絕。胡兀鷲飛躍的地區更是廣闊,幾乎囊括了2000-5000米的高原,荒漠或戈壁,主要都是為了尋找食物。
胡兀鷲的生活習性
胡兀鷲主要以大型動(dòng)物的尸體和骨頭為食,因為天生喉管比較有彈性,且寬70毫米,甚至能夠吞下整塊的牛脊椎骨,遇到實(shí)在無(wú)法吞食的骨頭,它們會(huì )叼到50-80米的高空,直接讓骨頭摔下,特別是大棒骨,打碎后就能吞食骨髓,只有在食物短缺的時(shí)候,才會(huì )捕捉小型的哺乳動(dòng)物。
胡兀鷲一天大約能夠飛行9-10小時(shí),主要是為了尋找地面上的動(dòng)物尸體,它的飛行能力也很強,就連8000米的珠峰也能輕松飛躍,平均的飛行高度也大約在7000米以上。
本文由網(wǎng)上采集發(fā)布,不代表我們立場(chǎng),轉載聯(lián)系作者并注明出處:http://www.artisticcreationsbyrose.com/hangyebk/202304/40825.html